一、学院简介
吉林应急管理学院是东北三省首家应急管理学院,是吉林省第一所招收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学院成立于2019年8月,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为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急管理人才需求,由学校和吉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共建,是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的技术支撑单位。学院的成立,旨在不断开展安全和应急工程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构建安全和应急管理产教融合体系,切实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学院肩负着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吉林省政府赋予的安全领域重要使命,重点服务应急、建筑、水利、地质等行业领域,已成为吉林省培养安全应急领域高级和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安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服务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支撑。
学院现有应急技术与管理、安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两个专业在应用型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在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应急管理)方向有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院现有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检测实验室、建筑施工VR仿真实验室、应急VR仿真训练与桌面推演平台实验室、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实验室、建筑消防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与隐患排查治理实验室、安全仿真模拟实验室,现有设备近千万元。
二、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批来自国内一流高校毕业的优秀中青年博士、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90%以上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我校杰出校友俄罗斯外籍院士裴向军教授、国际知名自然灾害防治专家张继权教授受聘我院,担任客座教授。
三、学术成果
学院在应急、建筑、水利、地质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学院拥有一个省级科研平台及1个校级科研平台,近三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纵向科研项目100余项,项目经费2000多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呗SCI检索论文40余篇。
四、专业介绍
1.安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安全工程师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在公共安全、建筑工程、工矿企业、设计研究院、安全评价、公安消防部门等行业和领域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技术、应急管理、安全监察、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全日制本科,一般修业年限四年,总学分179分,主要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工程与专业相关课程、专业特色课、工程实践及毕业设计课程、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包括: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检测与监控、职业危害与防治、安全法学与事故调查分析、防火防爆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机电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消防工程、安全评价、建筑安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Python程序实训、制图(专业CAD)训练、防火防爆工程课程设计、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建筑安全课程设计、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特种设备安全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安全法学与事故调查分析课程设计、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与专业概论、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外创新活动实践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建筑、水利、能源、机械、工矿企业、设计研究院、公安消防部门等行业和领域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技术、应急管理、安全监察、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为大型央企及国企。
学生主要就业单位: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等。
学历深造情况:考研率均在20%左右,学生考取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安全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类专业。
2.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丰富应急科学知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对学生进行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应急管理理念、团队合作意识、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应急理论、技术与管理、工程等知识的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公共安全、生态环保、防灾减灾、土木与建筑、水利与电力、化工、消防、地质与矿山、交通、气象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全日制本科,一般修业年限四年,总学分179分,主要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工程及专业相关课程、专业特色课、工程实践及毕业设计课程、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包括:应急管理学、安全原理、运筹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防火防爆工程、应急预案编制技术与演练、综合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应急监测与预警、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避难场所规划与设计、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应急信息系统、安全与应急法律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Python程序实训、智慧应急技术课程设计、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课程设计、防火防爆工程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应急预案编制技术与演练课程设计、应急监测与预警课程设计、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设计、应急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综合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与专业概论、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防灾减灾、土木与建筑、水利与电力、化工、消防、地质与矿山、交通、气象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为大型央企及国企、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等。
学生主要就业单位:中国水电四局、中化十四建、山东电建三公司等。
五、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
学院与长春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吉林省科技馆、长春市气象局等16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可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就业实践机会。
典型就业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六、专业咨询电话:
安全工程专业咨询电话:18604304220;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咨询电话:13384302630
专业咨询QQ群:安全工程QQ群967973204;应急技术与管理QQ群1006128434